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蒋艾伶 > 百姓看联播丨工艺创新促发展 正文

百姓看联播丨工艺创新促发展

[蒋艾伶] 时间:2025-04-05 08:15:09 来源:安富尊荣网 作者:杜磊 点击:118次

新一届政府加大了改革力度,诸多改革措施的加快推进,如沪港通开放、金融改革、财税改革、户籍改革以及城镇化改革等提振了市场信心,并有利于释放制度红利,带领中国股市走出低迷,甚至形成牛市。

从6000点开始持续7年的漫漫熊市,给了投资者一个更大的教育。2006年到2007年间的股权分置改革牛市,对目前主流投资者(50、60、70后,也包括一小部分80后)影响巨大,很多人正是在那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里学会了构成一轮牛市的几大要素:货币、估值、增长、重组。

百姓看联播丨工艺创新促发展

与此同时,居民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趋势已成,相比居民储蓄47万亿、银行理财及信托25万亿,A股10多万亿的自由流通市值上升空间大,未来日成交万亿将会司空见惯。种种迹象表明,硬着陆风险虽犹存,但不太可能爆发金融危机。实际上,传统增长模式正是土地+银行+资源模式,而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在经过一轮试探和稳定之后,决策层正在加快推进有利于增长的改革,包括放松服务业和户籍管制,并扩大社保覆盖范围,以促进服务业消费和投资。用非银金融解决银行金融,用繁荣促进消费而不是用消减投资增加消费比例,这是理性务实的做法。我们看到,横亘在中国经济体内多年的顽疾正一步步被软化渗透并纠偏。

不必讳言不完美甚至丑恶的社会现象,但要让民意有所达民心有所用,而不是在造谣传谣中被不断放大。我们认为,仅仅从传统经济学理论框架出发,不考虑政治现实和国际背景,将无法解读这轮巨变,只有了解了过去数年发生了什么,未来数年的中国又将发生什么,你才会体会并追随上这轮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牛市的脚步。人口老龄化在美国有这样的案例,美国25岁到44岁这个年龄段是购房的主力,随着这个年龄段到人口高峰开始逐步下降,住房消费同样出现下降,我们中国人口红利也在下降,住房消费也在下降,这对我们中国下行起到推动的作用。

另外我们就业人口压力减轻,从12年开始每年劳动力数量都在减少,今后每年减少劳动就业人口500万左右。除了财税改革方面要继续推进之外,另外一个非常大的改革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目前为止国有企业在服务业当中的占比比较高,我们的钢铁、制造业已经井喷,国有企业占的比例已经不再高了,但是我们在铁路运输、城市公共建设,道路运输,包括金融、电信等等领域服务业中国幼企业所占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二。在改革方面涉及的面比较广,提出的目标也比较务实,尤其对于国有企业改革也迈出脚步。中国经济在历史也有下行的时间,下行力度最大的是在80年代,那次经济下行到3.8%,上一轮的下行是从92年到99年,这次的下行幅度到现在为止还在下行过程中,还没有结束,可能这对我们经济什么时候见底很难确认。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我们发现世界是平的,整个经济在转型过程中新型产业表现比较好。

百姓看联播丨工艺创新促发展

这是中国人口出生的变化,出生人口繁荣期是在49年到70年,劳动人口的减少发生在2012年,这使得劳动力的供给能力发生了下降。明年货币政策在宽松跟适度方面可能还是领先的货币政策,唯一能够放松的还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结构性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期望通过放松货币去杠杆显然做不到的,希望降低利率,同样产生很多问题。房地产投资在居民资产配置中占比还是比较高的,房地产占63%,而且还在进一步提高,我们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是比较低的,所以我12年就呼吁应该加大对金融资产的配置,金融资产包括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股票、债券、保单等等,这方面整个金融资产配置还是很低。财税改革这方面主要的思路就是放下财权,放给市权,这样地方政府的财权有所增加,不要让地方政府承担过度的事务,对于缓解地方债还是用积极的作用。

整个资本市场还是受管制比较多,资本市场受管制比较多的结果就是价格偏高,就像电信是垄断的,所以我们的通话价格就过高,放开的领域价格就比较便宜了。从明年来讲,如果我们债务压力能够减轻,这样的话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就有望往下降。机构投资者配置的资产还是在低市盈率的产品中,个人投资者配置资产还是在以成长性产品为主的,这些成长性跟我们就业相关的,就业率高的行业,它的配置就会比较好。这是对经济整体的评估,通胀水平还是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明年CPI增速在1.5%左右,我们期望改革的力度加大,改革同样也是化解经济泡沫的手段。

我们经济增长,虽然15年经济维持在7.0%左右,但是这7%的持续时间也难以维持下去,有一些经济学家还比较乐观说,今后中国的经济还可以维持8%左右的增长一直到2020年,按照我们的算法,可能今后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依然存在,我们这一轮的经济下滑跟以往不一样,以往的经济下滑还是调整,这次下滑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人口,人口老龄化,拉动经济增长的房地产和汽车增速都会下降,这不可逆的,哪怕这轮经济周期再回升,这两大因素对拉动经济还是有效的,所以克强总理说在2020年我们GDP要翻翻,如果以目前的速度7.5%可以实现,但很难保证最后三年GDP保持在7.5%以上的水平。所以能够定向还是要积极调整财政政策,按照我的估算明年的财政赤字应该有大幅度的提升。

百姓看联播丨工艺创新促发展

所以整体来讲明年资本市场的繁荣还是确信无疑的,现在只是一个开端。中国目前还没有MIS纳入到新兴市场指数中,如果纳入到新兴市场指数中,海外投资者必须要配置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这样来讲我们市场进一步国际化。

当然只能部分解决,完全解决也不大现实。美国的创业板跟A股的创业板表现是一致的,美国中资股和创业板表现一致的。比如像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另外一个就是对农村用地期权方面,总体来讲土地改革的空间很大,但是改革难度也很大。由于这几年来国有企业盈利水平的下降,地方财政压力的加大,都有转让重组的可能,尤其是地方政府,如果在土地拍卖收益方面下降,他的财源恐怕还是转让国有资产,这方面对于我们将来国有企业改革,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投资机会还是乐观的。第三个方面跟大家交流一下货币政策。所以我们货币政策有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怎样能够把市场的利率降下来。

三架马车中的出口相对稳定一些,出口增速会有所提高,从今年的6.2%提到7.5%,主要是基于,海外经济的好转,比如美国经济的增速,美国经济的复苏,其他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也有所提高。所以我感觉目标还是规定在7%左右。

现在财政赤字率占GDP的比重是2.1%,明年希望可以提高到2.5%,从今年1.35万亿提高到1.6万亿。温家宝总理在任的时候,那时候中国还是工业化时代,所以要解决人口就业问题需要更高的GDP,那时候算出来的数据一个GDP只能拉动80万人的就业,说明我们制造业的规模在下降,第三产业总体来讲是轻资产,所以一个GDP可以拉动更多的就业。

所以钢铁行业在2010年开始难过的,开始的时候我们建设业指数见底,投资增速放缓,表明我们重化工业化已经结束。利率已经降一年了,国债利率,企业债利率都有明显的下降,但是贷款利率,按照央行公布的贷款平均利率是7%左右,并没有明显下降,这段时间可能利率水平还会上升。

我预计15年GDP目标是7%左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到调速不减质、量大质更优,既然要调速肯定是往下调,当然也不会调太低,调太低的话到2020年的目标万不成,如果不调难以实现。所以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明年还会加快,现在来讲已经有23个省份通过本地国资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文件,从中央层面总体国有企业、国资改革总体方案还没有出来,但是不影响地方的国资国有企业改革,地方国资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还是来自多方面的,因为现在地方政府日子不好过,跟以往的国有企业改革不一样,现在更多是倒逼的,这样的效果更好一些。所以在政策上一方面我们货币政策在上个月通过降准效果不好,我估计下一次再降息时间可能更长一点,我不认同很多人提出马上会降息降准,因为降息降准的效果并不好,这个措施的结果使大量的资金都流向资本市场,实际上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怎样对我们实体经济产生正面的效应。13年GDP是3万亿,如果按照这样的数字,15年GDP也会往上调,这样的话我们财政赤字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按照这样的算法明年财政赤字是1.7万亿,比今年财政预算赤字多3500万亿。

另外一个是金融改革,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对我们金融产品价格有效性,对于提高市场配制资源的效率都是有好处的,从去年到现在金融改革也是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目前贷款利率基本上达到,这次降息之所以效果不好,降息之后反而利率上涨,也是我们利率市场化在发生作用,按照传统的思维降息它的作用也非常有限。05年出现重化工业化的拐点,使得中国经济大幅度下滑,这时候温总理提出来2年4万亿,这样使的粗钢企业增速反弹,之后房价指数也开始出现下滑。

还有一个是劳动力价格唯一需要上涨的,今后面临劳动力短缺,另外也是为了实现贫富差距缩小。还是由于拉动中国经济的在这几年一个是靠房子,一个是靠车子,我们房地产投资增速连续下降,汽车销量增速也不再是高增长了,基本上跟GDP保持同步,这对未来来讲,通过这两大产业的增速放缓,我们经济肯定还会继续下行,可以看到钢铁产能增速和水泥产能增速也在下降,背后的原因是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我们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人口老龄化。

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副理事长李迅雷在会上发表关于《2015年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的主题演讲。日本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破灭。

利率上升主要的原因我认为还是由于债务压力比较大,由债务压力所导致的融资需求比较大,如果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债务压力能够减轻,这对市场利率下行是有利的。我们看到今年以来由于中国财税改革,中国对地方GDP目标的淡化已经使得地方的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中央在投资增速上反而提高了,这对于政府行政透明度的提高,对于抑制地方债务还是有利的。流到权益类产品的拐点是在14年,因为整个经济在减速,如果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还可以从负债端解释,我前面解释主要是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另外一个是从负债这一端,因为PPI已经连续三年是负的,企业的负债在逐渐提高,这样的情况下不大可能把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中,这些资金只能流向金融这一端,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从未来来讲我们现在面临由于整个实体经济利率水平居高不下,缩减产能,降低负债的动力还是有的,如果15年我们利率水平没有显著回落,制造业的投资增速会进一步下滑,现在制造业投资已经回落到11%左右。

2015年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于近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盛大召开。另外一方面经济虽然下行,但是居民的消费还是保持稳定,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对于制造业是两个ERP,一个就是产能过剩,一个是员工的收入还能上升,劳动成本上升,但是你的产量过剩,销量有限。

在日本金融泡沫的破灭也是在较高利率的前提下,所以面对目前的风险需要把利率降下来。同时发现银行存款比重大幅下降,银行存款下降这对银行的信贷能力是极大的制约,对于银行长期以来赖以发展的贷款也是很大制约。

重点强调一下资本市场的机会比我们制造业的机会多。可以看一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负债率水平过高,央行通过抬高利率降杠杆,效果非常不好,使央行意识到通过提高利率降杠杆有巨大的风险,今年以来央行就开始逐步推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比如像MLF来降低利率水平,但是能降低的还只是公开市场的利率水平,不能降低实体经济的利率水平。

(责任编辑:汤姆琼斯)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